恋爱一开始,总是甜得让人有点不真实。
对方好像哪里都好,哪句话都可爱,连缺点都能被粉色的滤镜包裹成独特的魅力。
每天的讯息,是早安、晚安、报备、分享日常的小确幸——但这些都还只是表面。
真正能让两个人了解彼此的,不是这些甜蜜的日常,而是那些「愿意深聊」的时刻。
深度聊天,说的不是吵架,而是能诚实地碰触彼此的内心。
我曾经和前任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同,从那次开始,我们连续两周不停地沟通。
结果聊著聊著,才发现我们根本不适合。
他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只要遇到我情绪低落,或是事情没有明确结果时,他就会下意识逃开。
他不太会表达,话说出口常常刺人,让原本该是沟通的时刻,变成无谓的争执。
他太在意自己的感受,没有能力换位思考。
甚至在我需要他时,他也能选择转身离开,只因为「不想浪费付出」,怕分手会让努力变成空白。
那一刻我明白了——再老实、再善良的人,如果无法理解你的情绪、无法与你并肩走过低谷,那就不是能共度一生的人。
我不是在放大缺点,而是看见了「我们没有未来」。
所以,我选择了放手。
他说,和我在一起太辛苦,觉得分手反而是一种解脱。
但对我来说,这段关系也让我学会一件事:
爱,不只是靠感觉维系的。
如果没有深度的对话,没有彼此愿意理解的心,
再浓烈的喜欢,也会在误解与逃避中慢慢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