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LS,女,35岁,33岁初恋并结婚
从小身材肥胖,妈妈不让留长发,外形焦虑让我内向自卑。
埋头学习,是我认为唯一可以证明自己价值、建立一点自信的方式。
恋爱?不存在的。
大学毕业考去了老家的财政局,做了两年和周围的环境无法融入,意识到需要作出改变。
于是我重新回到校园读研、读博。
六年的时间里,我认真减肥努力改善外形、试着留起长发学习化妆,去主动交朋友。
过程异常心酸,但结果还算不赖。
我切身体会到:变美,对一个女生来讲并不亚于学历带来的底气。
至少给了我一份久违的抬头仰望爱情的勇气。
尽管到32岁感情生活依然空白,但内心总算是建立起了一套择偶的标准。
我希望初恋就是人生的另一半,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势均力敌。
换句话说,我想要的是能构建出稳定社会关系的爱情,它可以被计划和培养。
33岁工作后我选择去相亲,然后认识了我老公,相处5个月左右领证到现在有了宝宝。
一切几乎按照我期望的有条不紊地推进,目前为止我的满意度还挺高的。
我知道它更像是成年人世界里的功能性婚姻,彼此各取所需,相互陪伴,驱逐一点孤独感的同时满足一些物质、利益上的价值交换,有一点不解风情甚至功利主义。
但是,正因为它建立在双方高度匹配的基础之上,却也相对更经得起现实的考验,某种程度上更有保障,更加牢固。
也许是我曾经在漫长的时间里,深刻地体会过不敢去想象爱情的痛苦,所以当认清现实的困境,我向现实的爱情妥协就变得容易很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