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笨蛋水母
OBDSM.COM

孤独时总“放低底线”?

孤独这情绪很特别,它不像愤怒或悲伤那样来得汹涌,不会大喊大叫,也不会闹得人尽皆知。有时候它就悄悄改变你看自己和身边人的眼光,慢慢影响你的选择——甚至让你做出和“自己真正需要”完全不符的决定。

孤独时总“放低底线”?

而且孤独不一定是“想找人陪伴”,有时候只是“想快点结束这种难受的感觉”。就是这个念头,让你开始“破例”:明明心里不乐意,却还是答应别人的要求;明明知道不对劲,却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种“破例”,其实是你在慢慢降低自己的标准——不是一下子降到底,是一点点松口。比如对方对你不上心,你会安慰自己“他可能只是忙”;对方说话冲你、不尊重你,你会找理由“他性格就这样,不是针对我”;明明看到对方身上有“红灯信号”(比如不诚实、爱推卸责任),你也会假装没看见。不是你真的没发现,是“当下觉得孤独更难熬”——比起面对那些不舒服的事,好像“有人陪着”更重要。

如果心里还带着创伤,尤其是那种“害怕被抛弃”的依恋创伤,这事会更难。对这类人来说,孤独不是“安静的独处”,而是“危险的信号”——它会让你想起以前被忽视、被丢下的经历。这时候你的身体会本能地“想赶紧找个人连接”,不管代价是什么:你会为对方的错找借口,哪怕换平时你绝对不能忍;你会拼命追着“别人认可你”,而不是要“别人尊重你”;你会把“别人偶尔的关注”当成“真心的在乎”。

很多人当下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破例”,只觉得“心里不对劲、不踏实”。这时候只要有人“愿意陪在你身边”,哪怕只是随便说几句话,你都会觉得“抓住了救命稻草”——哪怕这个人对你不好,哪怕这段关系只有你在付出,哪怕他给的根本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你可能听过有人说:“我知道他不好,可我就是没走”“我明明懂道理,可还是回头了”——这就是孤独的威力。它能让你暂时忘了不舒服,让你觉得“再差的陪伴,也比一个人待着强”。可最后往往事与愿违:你为了维持这段“不牢固的关系”,一点点弄丢了自己的底线,甚至忘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更别说如果以前受过创伤,你心里的“判断雷达”可能早就不准了:不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把“自己的价值”绑在“别人对你的态度”上,习惯了“靠讨好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而不是“本来就知道自己值得”。这时候孤独不只是“悄悄劝你”,而是“推着你”:逼你多付出、多忍耐、明明该走却还留下。

当然,这不是要怪你“想有人陪”——想和人亲近是人的本能,没什么错。可如果“亲近别人”只是为了“逃避自己的痛苦”,风险就大了:你会不管自己的需求,甚至不管自己的安全,只为了“不孤单”。

其实真正该做的,不是“从此不找人亲近”,而是“别在绝望的时候做决定”——慢下来,先看看“是不是孤独在左右你的想法”。还要给自己一样“小时候可能没得到过的东西”:时间。给自己时间判断“这个人到底适不适合你”,给自己时间感受“这段关系到底让你舒服还是难受”,给自己时间想清楚“他给的到底是你需要的,还是只是用来躲痛的‘临时解药’”。

孤独确实很有力量,但它不代表“你有问题”“你不值得被爱”——它只是一个信号,在告诉你:“你心里有个地方,需要被好好照顾了。” 关键在于:你是“急急忙忙找办法应付”,还是“静下心来好好疼自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笨蛋水母 » 孤独时总“放低底线”?

笨蛋水母

真实 稳定 安全 健康

品牌道具同好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