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自己“卡住了”,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办。可在我听来,这往往不是困惑,而是恐惧。
他们会列出一堆理由:需要更多时间,需要更多信息,或者在等别人改变。但这些理由背后,往往藏着一个安静却刺眼的真相——他们其实早就知道答案。
他们缺的不是清晰,而是勇气。
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那个多年被感情耗尽却还在找理由留下的朋友;那个明知道对方的冷漠就是答案,却还在安慰自己“他可能只是太忙”的人;又或者,盯着手机一遍遍打出、删除自己想设下的界限,却迟迟不敢发出去的人。
我们常骗自己:再等等,决定就会变得容易。再吵一次架、再听一次道歉、再过一个好日子,也许就能让自己心安理得地行动。可对很多人,尤其是有过创伤经历的人来说,真正困难的从来不是“知道”,而是“相信自己能做到”。
创伤让我们怀疑本能,反复自我否定,把生存建立在“先满足别人,再轮到自己”的基础上。它让我们以为,顺从才能换来平静,而不适感是被爱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当真正需要选择自己的时候,即使心里早已明白答案,我们还是会僵在原地。
其实,风险并不在选择本身,而在于我们害怕选择后可能失去的东西:关系的破裂、拒绝的痛苦、旧伤口再次被撕开,那个熟悉的声音又在提醒——“这就是为什么你不该开口”。可你有没有想过,更大的风险,可能恰恰在沉默里?
有时候,自我照顾不是再解释一次,而是直接拒绝;不是留下来耗尽自己,而是果断转身离开。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恐惧,你会怎么做?
答案其实一直都在。你渴望平静的那一部分,并不困惑,它只是害怕。而这种害怕值得被理解,但不该决定你的人生。
你早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你只是还在等自己鼓起勇气。
但勇气从来不是先出现,才让你跳下去。它只会在你落地之后,才真正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