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笨蛋水母
OBDSM.COM

一场以爱为名的操控

你是否曾置身于这样的关系中?

一场以爱为名的操控

对方或许是你的父母,也可能是亲密爱人。

当你表达 “我不喜欢这个”,得到的回应却是 “别傻了,你明明就喜欢,这最适合你,你肯定会喜欢的”;

你说 “我想试试那个”,换来的却是 “绝对不行,那对你没好处,听我的,我是为你好”。

这样的对话场景丰富多样,小到一件衣服、一种食物的选择,大到交友、择业的人生大事。

渐渐地,你会陷入一种莫名的状态:在外人眼中,TA对你关怀备至、付出诸多;可只有你清楚,自己内心毫无愉悦之感。

对方指责你不懂珍惜、不知感恩,你心中既涌起反抗的念头,又被隐隐的内疚与不安缠绕。

你很可能是遇上了“控制狂”。

在健康的关系里,你能对对方说 “不”,对方也会接纳你的意见;而在操控关系中,对方只会强行要求你接受其指令。

在他们身边,你感受不到做真实自己的自由,也感受不到被理解、接纳与爱护。

更敏锐些,你甚至会觉得自己不过是承载他们幻想与期望的载体。

你的独立意志是他们极力抗拒的,他们不允许你偏离他们心中既定的模样。

控制狂掌控他人的手段繁多,比如许下 “你别和TA联系了,你答应我,我保证不再和你吵架” 的承诺,采用欺骗、冷暴力手段,或者让对方心生愧疚等。

如果你有过类似经历,或是身边有这样的人,相信读到这里,你已经想起一些事情了。

什么是“控制狂”

控制狂作为心理学俗语,指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过度控制倾向的个体,其核心特征为通过干预他人决策、操纵细节来维持心理支配地位。

这种行为源于不安全感引发的焦虑情绪或对自我价值的证明需求,常表现为情感勒索、标准改造、活动范围限制等具体形式。

在亲密关系中,控制狂可能通过打压指责、要求绝对服从等方式建立不平等关系动态,典型案例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强加、伴侣间的行为操控等。

“控制狂”心理动因及表现

控制狂是一些极度聪明、极度不安的人,他们凭借着远超常人的敏锐洞察力,能迅速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的细微变化以及他人情绪的微妙波动,可内心深处却始终被不安的情绪紧紧缠绕。

在成长的漫漫长路中,或许经历过诸多挫折与创伤,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们曾真切地感受过自身的脆弱和无助,于是,他们选择用看似最强大的方式 —— 掌控一切,来拼命否认自己有过的这般不堪过往 。

控制狂们生活在虚幻中,他们精心构筑起一座看似坚不可摧的“控制城堡”,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一切似乎都按照他们的意志运转。

然而,虚幻终究只是镜花水月,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所以他们并不快乐。

尽管控制狂总是表现得充满力量,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宣告一切尽在掌控,但在这看似无懈可击的表象之下,往往深藏着不安全感。

不难想象,一个对身边事物有着超乎寻常控制欲的人,必然有着或曾经有过强烈的“失控感”。

内心安稳的人,就像平静湖面上悠然飘荡的小船,是放松自在的;而只有自身缺乏安全感的人,才会像负重爬坡的行者,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压力重重。

控制狂倾向于漠视他人权利,在他们眼中,他人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似乎都无足轻重,他们的人格存在不健康因素,这种有问题的人格特质也让他们难以获得 “幸福”。

实际上,控制狂很难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他们的社交圈子里,朋友寥寥无几,而朋友的稀少又进一步削弱了他们信任他人的能力,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使得他们愈发封闭在自己的控制世界里。

不过,不要相信控制狂们所谓的“对谁都一样”,他们其实是非常聪明且敏锐的“猎人”。

他们拥有如同顶级猎手般的敏锐直觉,能精准识别出哪些人可能被自己操纵,哪些人难以挑战。

面对无法控制的人,他们会像精明的商人放弃无利可图的项目一般,果断放弃,转而寻找更易拿捏的对象,将自己的控制欲尽情施展在这些更容易被影响的人身上。

但控制狂并非有意使用计谋策略,而是受隐藏的人格障碍驱使,就像被设定了特定程序的机器,本能地行动。

同时,在一段操纵关系中,“受害” 方往往也会无意识地助长控制行为。

毕竟,有人替自己决定人生,便无需自己承担生命的责任,出了问题都归咎于控制狂即可,这种逃避责任的心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控制行为持续的 “帮凶”。

所以,如果你发觉自己被操控了,就得思考自己在其中的责任。

这或许让你难以接受,毕竟有错的明明是操纵狂。

然而,操纵或任何人际问题,都是两人互动的结果。

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有助于逐步克服弱点,改变处境。

控制狂很难表达脆弱情绪,因为脆弱会让他们觉得失去“掌控”。

他们把脆弱视为洪水猛兽,一旦流露,就仿佛会让自己苦心经营的控制体系瞬间崩塌。

而那些被压抑的脆弱情绪,会像一颗不断生长的毒瘤,加重他们精神和人格上的问题。

我们并非批判控制狂,相反,我们认为他们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大概率也曾是受害者,或许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历过被伤害、被忽视,才逐渐走向了这条用控制来保护自己的歧途。

操控型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共生

控制狂与被控制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纠葛的共生关系。

看似一方占据主导,另一方被迫顺从,实则双方都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

一段操纵性的关系中,两个人一定共谋着,维护了某种双方的幻想。

从情感角度看,控制狂对被控制者有着强烈的情感依赖。

他们表面上的强势和控制,实际上是内心脆弱和不安的掩饰。

他们害怕被抛弃,害怕失去对方的关注和爱,所以试图通过控制来确保对方的忠诚和陪伴。

而被控制者,在某种程度上也依赖着控制狂。

这种依赖可能源于习惯,也可能源于内心深处对安全感的渴望。

尽管他们在关系中受到控制和压抑,但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一旦离开控制狂,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在权力层面,控制狂通过对被控制者的控制,获得一种权力感和成就感。

他们享受着对他人发号施令、决定他人行为的过程,认为这是自己能力和地位的体现。

而被控制者则在这种权力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受到限制。

但这种权力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被控制者有时也会通过一些方式来反抗控制,试图夺回部分权力。

比如,他们可能会表面上顺从控制狂的要求,但在背后偷偷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或者在某些关键时刻,突然爆发,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这种反抗虽然可能会引发冲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促使双方重新调整关系。

被操纵者为何会陷入这种关系

低自尊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被控制者对自己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生活。

他们在与控制狂的关系中,往往会将控制狂的话奉为圭臬,认为对方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更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好的。

恐惧和害怕也是被控制者难以摆脱控制的原因之一 。

他们害怕离开控制狂后会面临孤独、被抛弃的境地,害怕自己无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这种恐惧让他们选择了妥协和忍受,即使在关系中受到伤害,也不愿意轻易离开。

还有一些被控制者,可能是出于对关系的重视和维护,而选择了默默忍受控制。

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包容和理解,就能改变控制狂的行为,让关系变得更好。

这种想法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控制狂的行为源于其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很难轻易改变。

真实的关系才可能是快乐的

基于虚幻的爱,从来都不会长久的甜蜜。

只有当你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时,你才有可能获得轻松和快乐。

要坚信,我们值得拥有一段平等、健康、尊重的亲密关系,在这段关系中,我们能够真实地做自己。

这段话并不只是对被操控者说的,更是对控制狂们说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笨蛋水母 » 一场以爱为名的操控

笨蛋水母

真实 稳定 安全 健康

品牌道具同好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