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笨蛋水母
OBDSM.COM

假性亲密关系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你与另一个人之间深刻的、自由的、互相回应的联结。

假性亲密关系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侣之间都真的有这样的感受和联结。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也许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亲密,却总是好像“差点儿什么”的伴侣。

明明身处亲密关系中,却像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玻璃 —— 能清晰地看到对方,却触摸不到真实的灵魂。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假性亲密关系。

它其实不仅仅指恋爱关系,也可以发生在朋友、家人或工作伙伴之间。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并不是真正的亲密关系,而是指伴侣双方默认的一种状态: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来回避真正的在一起。

你们可能在外人看起来是亲密的;但实际上,这段关系避开了双方彼此的坦诚和接纳、避开了双方自愿地为这段感情和对方付出。

它是双方不自觉地精心构建起来的“联结”,是伴侣双方的共谋。

真正的亲密关系代表着相互关心,彼此共情及情感付出。

但这些是需要承担情感投入的风险的,在乎一个人,我们就有可能因此受伤。

假性亲密关系就是为应对这样的风险出现的:我们怀着对失控的恐惧,所以不敢投入,回避了彼此情感的付出。

因此,它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两个人一起在防御那种“需要双方一起创造的真正亲密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真的在乎一个人”,或者“让别人对我们来说变得重要”,因为真正的爱和关心一个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让我们有一种被伤害、被拒绝、被抛弃的脆弱感。

这使我们恐惧和焦虑。

而这样的一种防御机制则可以帮助我们抵抗这样的恐惧和焦虑。

待在这样一段关系里,对我们来说是“安全”的,因为这段关系从表面上看非常稳定,有着精心构建的规则,不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危机。

我们在这段关系中将会得到的情绪反应都是在自己控制中的、可以完全预测的。

假性亲密关系使我们从真正的亲密关系带来的复杂性中得以解脱。

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假性亲密关系中,我们处于一种“情感禁闭”的状态,即双方不自觉地达成了协议——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

这种禁闭的状态,看起来双方是在一起,但却拒绝进行深刻的情感联结,在实质上却是一种分离。

那些“假性亲密”表现

①缺乏深度沟通

日常交流大多停留在表面,如今天吃什么、工作忙不忙等,很少分享内心的想法、感受和梦想。

比如,当一方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工作中的成就时,另一方只是简单回应 “哦,不错”,便没有了下文,没有进一步的询问和互动。

②回避冲突

害怕争吵,所以一旦出现矛盾,就选择逃避或冷处理,而不是积极沟通解决问题。

就像情侣之间因为一点小事产生分歧,一方立刻沉默不语,或者转移话题,拒绝谈论矛盾点,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③情感投入表面化

虽然会有一些亲密的举动,如牵手、拥抱,但内心却没有真正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情人节,一方送了另一方礼物,看似浪漫,但这只是一种形式,双方都没有从这份礼物中感受到对方深深的爱意。

④彼此缺乏了解

对对方的喜好、厌恶、价值观等缺乏真正的了解和关心。

即使在一起很久,也不知道对方真正喜欢的颜色、食物、电影类型,甚至不了解对方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渴望。

⑤没有共同成长

在这段关系里,双方没有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也没有因为彼此的存在而成为更好的人。

比如,一方在事业上遇到瓶颈,另一方却没有给予支持和鼓励,两人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没有交集。

什么导致了假性亲密关系?

①原生家庭

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来看,我们早期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对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人在童年时期,可能没有得到足够的情感回应和支持,或者目睹了父母之间不健康的相处模式,这些经历都会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影响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和期望。

例如,有些孩子成长在父母关系紧张、经常争吵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可能会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和不信任,长大后在自己的恋爱关系中也难以建立起真正的亲密感。

又或者,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爱,他们可能会对爱和亲密产生过度的渴望,但又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和接受爱,从而导致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回避或过度依赖的行为。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我们都是从人生早期的关系中学习去 “定义” 什么是爱。

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种假性亲密关系,他们从不自主、自发地互相表达爱意,这样的孩子就更容易认为,亲密关系、婚姻、爱就是这样一种程序式的互动而已。

在这种僵死的、程序化的、缺乏活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会缺乏 “激情”,无论是和性有关的激情还是其他方面的。

毕竟 “激情” 它显而易见不是程序化的。而激情是好的亲密关系中所必需的。

②自身性格特点

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防御机制也在假性亲密关系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些人可能性格比较内向、敏感,他们害怕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伤害,于是选择在自己和伴侣之间筑起一道高墙,避免真正的情感交流。

还有些人可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使他们难以与他人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

③快节奏生活与压力

此外,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也为假性亲密关系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诱惑的时代,人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事业和个人发展,而忽略了与伴侣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同时,社交媒体的普及也让人们更容易陷入一种表面的、虚假的社交关系中,难以建立起真正深入的情感联系。

④过往情感创伤

曾经在感情中受过的伤,也可能成为我们进入真正亲密关系的阻碍。

比如,你曾经全心全意地付出,却遭到了对方的背叛;或者你对前任掏心掏肺,却被对方无情地抛弃。

这些痛苦的经历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深深的伤痕,让我们对爱情失去信心,害怕再次受到伤害。

于是,在下一段感情中,我们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再轻易付出真心,总是有所保留。

表面上和伴侣在一起,享受着恋爱的甜蜜,但内心深处却始终无法真正地信任对方,无法与对方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连接,最终导致了假性亲密关系的产生。

假性亲密关系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既与我们的原生家庭、个人经历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原因,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关系模式,找到打破假性亲密关系的方法,走向真正的亲密与幸福。

假性亲密关系的危害以及改变

一方面,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人,可能从儿时起,就没有过真正双方彼此接纳和理解的深度联结,他们对自我的角色定位因而是非常片面和狭隘的,TA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日常的规则可循。

假性亲密关系压抑了人的情绪、也压抑了人的自我认识,从而就剥夺了这个人真正去和别人联结的可能。

此外,假性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即便努力去“照顾对方”,也常常会觉得失望。

双方都会觉得自己是唯一一直在付出的那个。

这些人中的许多,从小就要去满足父母明确提出的各种需求,因此他们逐渐失去了看到“别人或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的能力。

他们自以为是的付出是基于自身,而不是对方的。

因此这种付出注定会让他们感到更加被隔离、被剥削、被低谷,感到愤怒。

当我们在无意识中被消磨得精疲力尽,总会有其中一方或者双方觉得孤立无援,开始渴望真正的亲密。

最终想要离开这段关系。

在这时,我们中的一方可能就会突然有向外寻找新的对象的冲动。

但即便发展了新的恋情,可能还是会对于接纳一个新的人、作为“真实的自己”被看待和被爱而感到害怕和焦虑。

如果你习惯了假性亲密关系,你最应该做的也许是检视自己在每段关系中已经形成的角色及期望的固定模式。

比如,你们总是无意识地、但却是不可避免地,按照设计好的固定脚本来扮演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这并非正常的状态,而只是对焦虑的防御机制。

但是要知道,焦虑是不会因为防御和逃避就自然消亡的。

在意识到自己的假性亲密关系状态所带来的危害后,你可能会拥有“冒险”的动力。

当你尝试着迈出第一步,比如试着对一份感情怀有并不总是拥有失败结局的期待,你就有可能想要发展真正的爱情。

渐渐地,你可以试着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感觉,让对方了解真实的你。

这一定会让你害怕,你体内的预警机制会跳出来,告诉你让他人了解你是危险的,这会让你惊慌和脆弱;然而,处理焦虑的方法不是逃避,只能是经历它们。

而如果你遇到的对象是长期习惯假性亲密模式的,你可能会感到无助,因为你会发现,这个人虽然口上说着爱你,并对你进行着例行的关心,但TA实际上对于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毫无兴趣,面前的这个人好像只是在进行着角色扮演。

而你又会担心,说出真实的感受会对这段关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这时,你也许可以试着坦诚,只有你的坦诚,才可能影响你们互动的状态,从而影响他。

抓住令你失落的感觉,让它引导你去寻找真正能带给你内心的满足感的东西。

也许你们之间真正的联结可以逐渐建立起来。

“勇敢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然向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笨蛋水母 » 假性亲密关系

笨蛋水母

真实 稳定 安全 健康

品牌道具同好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