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以为,别人的赞美应该让人舒服。有人看到你身上的闪光点,并把它说出口,这本该是件单纯而温暖的事。对许多人来说,确实如此——心口微微一热,嘴角带点笑意。可如果你骨子里带着创伤,赞美就未必能轻易落进心里。它更像是一道刺眼的聚光灯,让你本能地想要躲开。
想一想,如果在成长过程中,“被注意到”往往伴随着代价——你稍微展露一点自己,就换来打击、羞辱,甚至被利用。那赞美就不会只是几句好听的话,而是让你瞬间紧绷的信号。有人说“你很棒”,落在你耳边的却是另一种重量:不安、恐惧、甚至隐隐的羞耻感。你不是靠近它,而是条件反射般地防备,等待着下一个伤害的到来。
这不是你太敏感,而是生存的本能。你的大脑早已学会:被关注可能是一匹披着糖衣的“特洛伊木马”。闪耀太久,就会暴露在刀口之下。如果你经历过情感或心理上的创伤,这不只是猜测,而是身体记忆。脆弱,在你那里不是柔软,而是鲜血淋漓的伤口。哪怕是善意的赞美,落下来也像有人戳痛了它。
于是,你或许嘴角带笑,心里却暗暗挣扎。你想相信这些好话,但它们总被旧日的幽灵扯住:被看见=被伤害。你并不讨厌被认可,你只是害怕一旦接纳,又会跌回曾经的火坑。
还有另一层。有人说你“做得很棒”,你却感到压力而不是骄傲。好像必须不断证明自己,不然这一切都会被收回。或者更糟,你得活成别人眼里那个陌生的模样。赞美,像是一块压在胸口的石头,让你开始怀疑:我真的配得上吗?如果他们看清真正的我,还会这样说吗?如果我让他们失望了呢?
如果你正经历这些,学会接纳赞美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你需要一点点拆解掉那些无形的盔甲,让大脑重新学习:被看见,并不必然意味着被伤害。方法可能很小——比如,下次先别急着推开,哪怕只多停留一秒,感受那份不适。慢慢地,你会发现治愈的力量就在其中。
治愈不是直线前行,而是曲折反复。有些日子你能轻松接住别人的好意,心里柔软而真实;有些日子它仍旧像根刺。但每一次哪怕只接纳一点点,你都在把主动权拿回来,对自己说:“我可以站在这里,被看见,而这一回不必再受伤。”
真正的力量,不只在赞美本身,而在它唤醒了你心底的什么。有一天,当别人说“你做得很好”,你不再觉得那是威胁,而是一只安稳的手,落在你肩上。那不是小小的胜利,而是你告诉过去:它再也不能主宰你。
你值得被看见,被爱,不是因为做得完美,而是因为你就是你。带着裂痕,也带着光芒。那一刻的你,才最鲜活、最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