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关系里,不管是亲密、职场,还是某种权力结构,我们都在处理“掌控”和“影响”。有时,我们是主动的——愿意把部分控制权交出去,比如在学习、请教或接受指导时。而有时候,影响却在不知不觉间渗透进来,左右了我们的决定、自我价值,甚至影响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们把权力交给了谁?为什么?
当身处其中时,预警信号往往很难察觉。信任会模糊边界,关系会让我们失去警觉。什么时候,支持变成了控制?什么时候,指导变成了操纵?什么时候,一段关系不再是相互扶持,而变成了单方面的压制?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只是别人向你请教意见,慢慢地却变成了对方替你做决定,你甚至都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有些人确实能带着关心和尊重来引导你,让你在跌跌撞撞中也能成长;但也有人把控制伪装成“为你好”,仿佛是在帮你,实际上却让你依赖。还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中,你的声音越来越小,他们的声音却越来越响,直到你开始怀疑自己的直觉。
不妨问问自己:
我允许别人影响我,是在促进我的成长,还是在限制我的自由?
我能不能在关系里提出不同意见,而不用担心后果?
如果没有金钱、地位、依赖这些因素,他们是否还会同样看重我?
真正的引导,不管是在权力交换、朋友关系,还是师徒关系中,都应该让你更坚强,而不是打碎你去装进别人设计好的框架。影响应该是引路,而不是操纵;掌控如果存在,应该是出于自愿,而不是被迫。
想想你身边的关系:
可能是一个口口声声说“培养你”的人,其实只是在限制你;
可能是一个“总比你懂”的朋友,实际上只是让你困在他的不安里;
甚至在治疗中,我也遇到过把一切交给我的来访者,希望我替他们“解决”。但我会把权力还给他们,因为真正的成长只能靠他们自己一步步走出来。
当然,我们都渴望信任别人,也希望身边的人真心为我们好。但现实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托付。有人在意你,是因为对他有利;一旦失去“价值”,关系也可能随之改变。
所以,停下来问问自己:此刻是谁握着你生活的缰绳?他们是让你走向更大的可能,还是把你困在他们的轨道里?
记住,你从来不是无力的。你完全可以决定谁留在你的“影响圈”里,也可以收回那些被滥用的权力。这并不是要你一刀两断,而是要有足够的底气说一句:到此为止。
你交出去的权力,不是一次性交付,更不是终身契约。它随时可以收回。因为,它本来就是你的。